English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六
2000-10-10 来源:光明日报 贾高建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从党的历史来看,我们过去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其力量来源正是“三个代表”。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物质来源。党带领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由此出发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而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去实现。

我们党创立本身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先进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精神来源。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进行新的创造和新的探索。

我们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个政党是否有力量,在于它是否具有必然存在的根据,是否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三个代表”,并将其看作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从党的历史来看,我们过去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不断成长壮大,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其力量来源正是这“三个代表”。今天,我们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也同样要做到“三个代表”。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的力量的物质来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虽然社会历史领域与自然领域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7页)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历史进程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只有尊重客观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较好地实现自己的预期目的;反之,就必然会在实践中碰壁。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也只有当它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历史必然性的要求时,才能获得客观的存在根据,才能使自己的力量不断壮大起来。

那么,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客观规律又是怎样的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应该到社会存在领域去寻找。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社会结构体系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机制,最终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正是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发展;而其中生产力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的物质根基,生产力的发展规定和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一个政党要使自己适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主要的就是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样才能找到最根本的立足点和生长点,从而也才能为自己的力量找到最根本的物质来源。

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自己制定纲领的依据。毛泽东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79页)而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就是为了破除束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创造社会条件。当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曲折实践中,我们也曾发生过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我们下决心纠正了过去的偏差,牢固地确立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了首要地位,并由此出发进行改革开放,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页)。他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最根本的一条也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正因为抓住了这个最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党才有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把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前进。

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物质来源。党带领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由此出发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而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又不断向我们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去实现。当今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正面临着继续完成工业化和积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这双重的历史任务,与之相应,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正处于转轨之中。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中首先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党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地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生产力和社会发展中新的问题,不断地推进改革开放,从而始终站在历史的前列。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力量的精神来源

一般说来,文化是属于社会意识领域的范畴。一定的社会文化体系,就是一定的历史阶段上社会意识成果的系统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张从社会存在领域中寻找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但与此同时,它又承认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在服从于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社会意识领域中的各方面内容按照自己特有的轨道相对独立地向前推演,由此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传统和文化趋势。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性,但就总的趋势而言,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体系总是要不断进步的,它体现着人类精神的不断生长,其发展的成果就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积累。不仅如此,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体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还会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其作用的性质按照其自身的地位而各有不同:先进的社会意识和文化体系能够正确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从而鼓舞和指导人们通过积极的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和文化体系不但不能起这样的作用,相反还会妨碍和阻滞社会发展。

一个政党要想在社会实践中真正站住脚和有力量,就不仅要把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根本依据,而且要顺应社会文化进步的趋势,站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并努力为其开辟道路;同时,还应以积极的态势不断汲取社会文化发展的新的成果,努力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武装自己,保持自己精神上的优势。如果不是这样,在思想文化方面保守落后,甚至阻碍社会文化体系的进步,那就只能走向没落。

就我们党而言,其创立本身就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又有了毛泽东思想,它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我们党正是高举起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精神扫除几千年的愚昧和迷信,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而建立起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正是我们党所倡导的先进社会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将无数先进的人们聚集在自己的旗帜下;它以特殊的精神力量压倒了当时异常困难和残酷的境遇,在漫漫长夜中给人们带来了信心、憧憬和希望。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但遗憾的是,我们也确曾发生过令人痛心的失误,甚至还曾在“文化大革命”的名义下给中国的文化领域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一场浩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破除各种僵化观念的束缚,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中的新问题,从而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成为我们党新的思想武器,以这一理论为核心,我们大力吸收和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构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着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体系发展和进步的方向,它给予了我们党新的精神力量。

先进的社会文化体系是我们党的力量的精神来源。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的“三个代表”中,第二个代表就是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对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社会的文化领域也呈现出日益繁荣的景象,各种新的思想文化成果不断涌现,人们的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不断拓展。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在文化建设中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意识方面的进步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科学与迷信等等的矛盾和斗争也以各种形式存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进行新的创造和新的探索,同时大力宣传和倡导各种进步的社会意识,赞成和肯定一切积极的文化成果,反对和抛弃一切消极和落后的东西,将我们的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同时也为我们党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的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的力量的主体来源

历史唯物主义确认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等基本领域所构成的完整的结构体系,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社会结构体系毕竟是要有人来作主体承担者的,社会的发展也是要通过人即主体的活动来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同时又承认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即认为人作为主体可以能动地认识这些规律,并通过自己的实践能动地促进社会发展。而在有关历史主体的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特别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4页);毛泽东则进一步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1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才能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所以,一个政党要想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历史发展的目标;离开了人民群众,必将一事无成。

那末,一个政党又怎样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呢?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连结起来,切实为人民谋利益。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任何含糊。谁这样做了,谁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相反,谁要是不为人民谋利益,或者言行不一、愚弄和欺骗群众,甚至反过来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谁就必然会遭到人民群众的唾弃。

应该说,我们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它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旧社会而建立新社会,最终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翻身解放。如今,党又领导人民大力进行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党始终把群众路线看作是自己的生命线,强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正因为此,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才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有力支持,从而使我们党有力量战胜各种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敌人,冲破了各种艰难险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以此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的力量的主体来源。当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各种新的考验的时候,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刻地认识这个道理。所以,江泽民总书记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牢记。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的队伍里也的确滋生和存在着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忘记了党的宗旨,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而是为自己或小团体谋利益,甚至为了私利而不惜侵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们党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削弱了党的力量,对此必须下决心予以清除。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加强群众路线的教育,并健全党内外的监督制约机制,切实把党建设好,从而使我们党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